支部成员到平潭进行党的主题教育和祖国建设成就教育

   2022-07-02 4260
核心提示:2022年6月30日,党的生日前夕,福建省海峡教育研究院支部成员来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进行了党的主题教育和祖国建设成就教育。
 2022年6月30日,党的生日前夕,福建省海峡教育研究院支部成员来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进行了党的主题教育和祖国建设成就教育。

遥看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图片1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Pingtan Straits Rail-cum-Road Bridge),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境内跨海通道,位于海坛海峡北口,是福平铁路、长乐—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是合福高速铁路的延伸、北京至台北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长乐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快速通道。
图片1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的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位于海坛海峡北口,是合福高速铁路的延伸、北京至台北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到桥下,看到飞驰而过的动车,触摸伟岸的桥墩,深切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深切体会到党的坚强领导的作用,还感受到坚实的基础对于一个工程的重要性。看完了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支部成员就往桥边大练岛走去。
 

在大练岛革命老区基点村

大练岛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边,走进大练岛,温润的海风吹拂着。大练岛上的村子叫渔限村

图片3

支部成员来到了村党建广场。一个刻有“渔樵英烈千秋颂,限量海山万代歌”字样的革命纪念亭,其中立着一块“革命老区基点村”碑石。革命老区基点村一般指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位于国民党反动力量统治薄弱地区的边远山区农村,这些农村村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斗地霸、惩腐恶、抗捐税分田地。土地革命战争这些老区基点村的人民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

图片2
纪念碑是三角菱形结构,除了正面,碑身两侧还刻着两段历史。其中一侧写着“英豪抗日自卫队熊胆掩护地下党”的史实。1939年,日伪洗劫渔限村,村民奋起抗战。1940年,渔限村保长杨孟增、副保长杨乃敏、杨乃良购枪六支筹建自卫队。1940年底,经县政府委任正式成立,发枪十支,队员21人。队长杨乃良、副队长杨乃敏、杨乃秉受中共特派陈亨光领导。1941年初,杨乃良带十人去围营村伏击日伪,活捉四人,威名大振。1947年,中共闽南特委因目标暴露,遭国民党保安团围剿。特委领导黄国璋、陈亨源率23名地下党主要骨干转移渔限村。第三天,县保安团获悉来剿,杨乃良率自卫队猛烈阻击。保长杨孟增将23人转移后山洞隐蔽,天亮县保安团进村搜查,无功而返。七天后,23名地下党骨干安全撤离。 

另一侧碑则写着“业建红色联络站绩显解放大练岛”的史实。“1944年以后,渔限村成为闽中游击队的落脚点,在解放屿头岛的战争中,杨孟增、杨大信等奉命买活猪突破封锁线送到岛上慰劳解放军。这些珍贵史料也被记录在村志之中,永为流传。

我们触摸着这块碑石,与刚才触摸的桥墩感觉不同,但是觉得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不正是这些小小的“基地村”组成了那伟岸的桥墩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 shtxc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福建省海峡教育研究院简况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闽ICP备190026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