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海峡教育研究院工作总结

   2024-04-03 林斯坦5040
核心提示:2023年我院在党的建设、教育研究、社会服务和研学探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23年工作总结

 一、党的建设:筑牢思想根基,深化党性教育

2023年,我院党建工作紧扣时代脉搏,以多种形式筑牢党员思想根基,深化党性教育。
       2023年9月28日组织党员到鼓岭开展党性主题教育,大家参观了万国公益社——“鼓岭故事”展馆,参观“习近平同志领导福州对外交流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主题馆,通过美国老人加德纳圆梦鼓岭、福州与美国塔科马缔结友好城市等生动事例,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帮助加德纳夫人圆梦鼓岭,亲自推动福州对美民间交流,留下感人的鼓岭篇章

图1
七一党的生日之际,
我院支部领导与省市县区教育科研骨干齐聚一堂,共唱红歌,用歌声表达对党的热爱与忠诚,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图2

我院还注重党员文化素养的提升。古建筑等历史遗迹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的载体,是我们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所在。对待古建筑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懂得鉴赏和传承,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五月,支部几位同志前往晋安区有名的古建筑升山寺一游。支部成员鉴赏古建筑的活动,不仅让党员们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通过对古建筑的深入了解,党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7
       8月23日我院党支部还组织原参加福建《德育》刊物编辑的老同志在研究院等地相聚,退休多年后重聚一堂,充满感慨回忆起那段富有开创性且成就感的办刊岁月。1991年,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教育处和福建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省在国内率先创办了面向中小学的《德育》(内刊)刊物。《德育》刊物对中、小学德育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还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德育工作经验的平台。《德育》刊物是我们那个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见证。它不仅影响了一代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更为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4         党建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为我院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教育研究:探索创新路径,提升科研水平

在课题与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我院始终坚持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导向,深耕学术领域,推动研究创新,致力于提升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首先,在课题研究上,我院紧密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设立了多个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课题。例如,针对当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我院开展了“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研究”课题,通过深入分析大数据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潜力,为政府和教育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此外,我院还针对教育改革、教育评价等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此外,两岸职业教育恳谈会的成功召开,为两岸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我院专家学者与台湾同行就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两岸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今后,我院还将注重与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对接与交流。通过与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合作与交流,我院不断引进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6

在教育研究方面,我院坚持探索创新路径,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在课题和教育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我院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我院还积极探索AI智能工具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023年3月,我院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为题向鼓楼区社科联申报了“城区未成年人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项目 并获得批准。
图2

8月12日和9月8日 课题组又在院的会议室召开了两次课题研讨会。该课题研究分两大板块:一是城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及问题,具体包括城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实际需求、民众认知、政府重视、社校合作、服务体系等的调研;第二板块是城市社区心理健康的体系建设发展对策探讨,具体有:城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法律保障体系、多方协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等等。
图1

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院在教育界的影响力,也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三、社会服务: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地方发展

在社会服务方面,我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泉州市职教质量年报编制工作中,我院专家团队深入调研、精心编制,为地方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全面、客观的评估报告。同时,我院还为旅游职专提供了两大专业群学生岗位工作质量分析服务,在两大专业群学生岗位工作质量分析服务方面,我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了精准、有效的分析服务。
图片9

我院专家经过几次专门的研讨,首先是构建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群和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的岗位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体系中包括两大专业群岗位工作质量核心要素、专业能力要素、市场要素、管理要素等。其次,在研究基础上形成两大专业群岗位工作从新手到逐步胜任以及到熟练等等若干个质量等级模型。三是在学校教师的密切配合下,初步应用两大专业群岗位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对实习生以及部分毕业生所在企业调查,进行两大专业群岗位工作质量评估分析。我院专家专门建设两大专业群岗位工作质量网上调查分析平台,采取链接发送调查分析材料,并随时向学校汇报调查进度和人员情况。评估中与该校两大专业群老师及相关企业合作,充分吸收教师和企业员工的意见。工作完成后,撰写分析报告报送学校,得到学校的验收认可。图片1

2023年11月19日至21日,受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简称厦外石狮分校)邀请,我院组织7名专家,到校就该校迎接省普通高中二级达标评估工作进行指导。由于该校在达标校评估是跨越了三级直接申报二级达标,故要由省教育厅直接组织评估。且此次评估依据的是2022年刚颁行的新版《福建省普通高中达标评估标准》,要求在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特色建设、五育并举、校园设施、教育设备和奖励项目等九个方面三十个项目进行建设和迎评。这一工作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且对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此次指导产生了良好的成效,后来该校高分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省普通高中二级达标评估。

与往年一样,2023年我院还继续举办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联合测评工作,本年参与校数与去年相近,约近四十所。通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测评和学考模拟活动,推动了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为中职校学生更多地考上高等学校打下了基础。这些工作不仅展现了我院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也为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3

四、研学探讨:拓展实践领域,丰富教育内涵

中小学研究活动在深化课堂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养,提升综合素质有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很多社会机构跃跃欲试,但开展不得要领,无论是社会效益不明显。2022年,应福建省海峡教育研究院长乐实验校和顺昌县相关部门邀请,研究院组成的研学考察组,到顺昌县进行为期两天的研学资源考察。院领导当时曾向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阐释了研学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了省内研学开展的情况,我省研学营地和基地评选情况等等,双方还围绕顺昌利用空余校舍建设研学营地和开发郑坊镇的研学资源等进行交流讨论。
图8
2023年10月17日,我院支部领导又应邀参加顺昌县郑坊镇的福建海峡研学教育营地的揭牌暨开营仪式。这标志着我院研学实践工作的新起点。通过指导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我院帮助相关部门和地方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让下一代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我院通过开展的研学考察指导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教育资源和发展情况。通过与地方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我院不断拓展研学教育的合作领域和合作形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1

总的来说,2023年我院在党的建设、教育研究、社会服务和研学探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深化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积极履行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责任,推动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工作设想

       1.继续深化教育研究与改革
       加强对教育新趋势和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与研究,为福建省内学校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2.加强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
       组织海峡两岸教育论坛或研讨会,增进两岸教育界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推动两岸师生互访与交流项目,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与互补。
      3.提升研究院自身建设与发展
      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教育研究人才参与充实专家团队。完善研究院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成果质量。
       4.拓展社会服务与影响力
       开展教育咨询与评估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可能的话,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扩大研究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5.探索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探索其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应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 shtxc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福建省海峡教育研究院简况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闽ICP备190026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