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五千年前,文字还没有形成,人们结绳记事记数,事多数多以后,结绳记数分离出来。人们虽然是席地而坐,同样要有娱乐活动,其中就有土棋游戏。在这个生活环境中,结绳记事进而发明物件记数,再发展到图形记数。
用图形表示数,就诞生了图形数字。用图形数字玩土棋,分别发明了河图与洛书,成为远古时期的数学经典,衍生出远古人类文明。
河图洛书用图形表示数,为进位制的发明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计算工具的发明。算筹的使用和筹算的进展,催生了算盘的发明和珠算的普遍应用。
具有6500年的含山玉版出土,展示了早期河图洛书同图合璧的存在,为揭开远古文明密码提供了实证。
传说伏羲获得河图,演绎成伏羲八卦,将结绳记事和口口相传的文化精华集成其中,成为中华文化之源。传说大禹获得洛书,从中领悟治理国家的法则,完成了国家的建立,推动了中国王朝历史沿革发展。
河图洛书,及其八卦图式,通过图解和数学数理的象数形式,表达了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数学、天文气象、哲学、医学、宗教、宇宙观念等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是以伏羲为代表的先民,在上古时期创造的科学文化成果,是数千年中华先民社会生产、生活和文化的结晶。
本文以科普的视角,探究河图洛书生成的本源,以及河图洛书智慧的贡献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土棋 结绳 数字 河图洛书 算筹算盘 图书智慧 含山玉版
一 多种话本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大约六千年前,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先民开始了定居时代。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披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称之为龙马。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图形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
后人于公元 348年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龙马负图寺,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黄帝时期的传说:黄帝解救了遇难的大鱼。大鱼走后,黄帝在洛水岸边得到了河图洛书,即《河图视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记载着人类所需的各种知识。这就是传说的“洛书鱼献”。
据传,得书的地点在洛阳汉魏故城南,旧伊洛河汇流处。这就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禹时传说:禹治水来到洛河,见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
《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天子位,雒(luò)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者也”。这是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天下,故万民称颂,上天赐瑞。洛河出神龟,龟长1.2尺,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大禹按照洛书划分九州岛,并制定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
从上述传说来看,河图先于洛书出现。
远古传说是人们口口相传下来的故事,其背后总有产生故事的土壤,源于民间,背负历史。河图洛书的多种传说,也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源于我国先民土棋游戏和数字游戏的结合。
为此笔者走访了具有土棋之乡的福建省三明市黄厝村。